央视剧评|自然科技类纪录片:以高质量知识传播促进创新发展
自然科技类纪录片因知识信息含量丰富,而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类型之一。
近年来,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在自然科技类纪录片领域佳作迭出,运用多种叙事策略,增进知识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公共教育功能,助力国家战略的实施。
纪录频道自然科技类纪录片的解说词大量使用拟人化表达,有助于观众更形象、直观地理解作品信息,使观众易于认知。
如《超级装备(第二季)》在介绍起重船振华30号时,将其称作“海上大力士”,用“腰板”“腿脚”等喻指船体各种部件,还将超级装备表述为被人类“赋予了优良的基因”。
在《中国海南•雨林秘境》中,雨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被称作“生命跳动”,水资源状况会影响到海南岛的“皮肤状态”和“情绪波动”。
这些作品以拟人化的表达,向观众传递了知识信息背后的深层涵义 。
纪录频道自然科技类纪录片主要可分为散点式和渐进式两类叙事结构,两者均注重将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
散点式结构侧重知识传播的广度。
如《航拍中国》中拍摄点的转换丰富多元,全景鸟瞰祖国大地的地理人文概貌;
《奋进的中国》呈现各地的建设热点,展示国家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智能时代》各集均由几分钟紧扣主题的案例短片串联而成,涵盖了AI时代的各种前沿进展。
渐进式结构则更侧重知识传播的深度,时间线索清晰。
如《中国探月》系统呈现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发展历程;
《大工告成》则聚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前的“倒计时”阶段。
纪录频道自然科技类纪录片还注重叙事结构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如《再登地球之巅》选择亚洲水塔、水汽通道、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五个层面展现青藏科考;
《大地之上》从高原山脉、沙漠绿洲、江河湖泊、草木丛林、海洋、城市等地理单元展现中华大地与大众的“生命共通”,其结构安排均体现了学术般的严谨。
奇观化呈现有助于观众产生共情并获取知识。
如《蔚蓝之境》大量采用水下摄影与微距摄影相结合的方式,以超高清画质打造视觉盛宴,给观众带来高沉浸度的观赏体验,促进了海洋知识的传播。
《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利用动力三角翼成功实现长时间高空跟拍大雁飞行,主观视角使观众仿若身临其境,使观众获得更多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
《奇妙中国》创造性地在纪录片中采用了移轴摄影技术,辅以微缩模型、CG合成折纸动画等摄制手法,营造出一个个梦幻般的科技世界,以视觉奇观激发观众对硬核工程科技的兴趣,有助于提升知识传播的实效。
人类的感知尺度是有局限的,自然科技类纪录片所涉及的内容常常超越人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因此需寻求时空维度的转换,便于观众理解。
如《超级装备》介绍PET-CT设备“探索者”和“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尖端医学装备时,采用了微距摄影揭秘其制作和运作过程,放大了原本“不可见”的微观尺度,帮助观众了解其工作原理。
《典故里的科学》用现代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材料进行复古实验,通过情景再现、纪实拍摄、科学实验及三维动画等方式,使重构的历史画面与当下的现实场景相结合,实现了时间维度的转化,将原本遥远、模糊的知识表述还原到观众当下的感知体验之中,便于观众接受。
传统意义上,自然科技类纪录片通常严肃、沉稳、厚重、篇幅宏大,是一种“重传播”。
而近年来,纪录频道自然科技类纪录片注重以“轻量传播”策略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在体例上较多采用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形态,如《Hi,火星》《中国想象力》《国家公园·小小世界》……
在手法上则吸收了二次元、网生化表现方式,追求轻快活泼、灵动有趣。
如《我的牛顿教练》《门捷列夫很忙》《超级巴斯德》等,借鉴流媒体科普视频的美学风格,将大科学家们以动画形象呈现,与影像资料相结合,用富有网感、生动幽默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播。
这些作品一改严肃厚重的画风,将知识信息以轻盈态、趣味化的方式呈现,获得了年轻群体的青睐。
优质自然科技类纪录片是国际纪录片市场的“硬通货”,近年来纪录频道推出的很多作品已比肩国际一流水准,屡获殊荣,蜚声海内外。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自然科技类纪录片未来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创作团队应以精品化生产、高质量知识传播不断提升大众科学素养,助力生态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评论员 唐 俊